2012年以來的三年間,安溪累計投入6.8億元、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6.1萬畝。安溪縣水土流失治理顯著成效的背后,正是給力的“安溪模式”在發揮作用。
形成一個全縣共識
“茶是安溪最大的民生。保護生態環境,既是堅守責任、守住財富的現實,也是培育生態、科學發展的戰略取向。”
作為名茶鐵觀音故里,茶業以一業舞動百業,每年為安溪帶來上百億元的產值。
好山好水方能出好茶。但無法回避的現實是,由于歷史、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,安溪水土流失面積達690.34平方公里,占縣域面積的22.58%,是國家級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試點縣、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Ⅰ類重點縣。
“立足這些縣情,安溪全縣上下形成一個共識——青山綠水,就是金山銀山,保護水土、保護生態就是形成優勢、推動發展。”安溪縣水土辦主任施悅忠說,以這樣的共識,幾年來安溪縣委、縣政府把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作為重心工作,不斷創新機制,加大工作力度,硬是將一個水土流失的典型縣,治理建設成為水土保持的先進縣。
探索四種治理開發模式
“水土保持決不能就流失談治理,而是要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新認識治理后的功能與價值,讓治理投入成為開發投入。”
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千頭萬緒,但對于安溪來說,崩崗治理,無異于治理流失、保持水土的“牛鼻子”。
2011年的調查數據顯示,安溪全縣的崩崗多達1.2萬多處,約占全省崩崗總數的一半,僅崩崗侵蝕造成水土流失面積就達61.2平方公里。
因地制宜,安溪將崩崗治理作為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突破口。2012年以來,該縣共投入崩崗治理資金1.92億元,治理崩崗3500多處。尤為值得一提的是,安溪并不單單就治理而治理,而是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新認識治理后的功能與價值,創新探索實踐出四種開發式治理模式,讓治理投入成為開發投入,走出一條生態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的道路。
——把崩崗侵蝕區打造成為工業開發區。截至目前,安溪在官橋、龍門兩鎮已整理開發2780畝工業工地,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.8億元,引進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福建產業園、旺旺食品等一批重大項目。
——把崩崗侵蝕區打造成生態旅游區。以位于安溪龍門的天湖崩崗區為例,通過引進香港理源集團治理開發,曾經千溝萬壑的這一區域,如今植被茂盛、綠草如茵,已是全國最大的崩崗連片治理點。
——把崩崗侵蝕區打造成水保生態區。通過“上截、下堵、中綠化”,實施治理面積5.3萬畝,治理區植被覆蓋率提高33%以上,年增加蓄水量300多萬立方米,年攔蓄泥沙量約20萬噸。
——把崩崗侵蝕區打造成經濟作物區。將整片崩崗群通過強度削坡整理成水平梯田,種植經濟作物,建成茶果園3200多畝,直接經濟效益1600萬元。
施悅忠總結說,這四種開發式治理,把安溪的崩崗侵蝕區變廢為寶、化害為利,成為了富民興業的“聚寶盆”。
引入市場化運作
“治理不能光憑財政一己之力,而要以政策和財政資金的導向和吸附作用,撬動各界參與,形成全社會共同防治水土流失的格局。”
被譽為山區的“沿海縣”,安溪的市場化頭腦歷來為人稱道。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,安溪也不忘探索市場運作機制,用足各級政府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治理水土流失的優惠政策,實行治理成果“誰投資、誰管理、誰受益”等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,以政府的“有形手”引導市場的“無形手”,不斷提升治理工作的水平與成效。
這樣一來,安溪的水土流失治理中,不僅有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的身影,也有香港理源集團連片治理開發這樣的大手筆,更有眾多企業、農業大戶甚至是普通茶農等各類主體,運用調動民間資本,積極參與治理的生動案例。
榜寨片茶園水土流失治理點正是其中之一。這個由茶企八馬主導治理開發的水土流失點,通過生態茶園建設,遍植花草,蟲鳴鳥叫,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提升了茶葉品質,更吸引周邊群眾將茶園當做休閑放松的公園。統計顯示,通過宣傳發動,包括八馬、中閩魏氏等在內,15家茶企已共治理茶園水土流失3.7萬畝。
施悅忠說,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。在治理推進過程中,鄉鎮和企業動起來,想方設法結合治理新增用地;就連農民和農民專業合作社,也自發行動,通過治理崩崗等水土流失地,來開拓增加茶園、果園。“以官橋仙都村為例,前些年當地政府削坡治理崩崗,馬上就有種植大戶承包崩崗治理區的開發利用,種植果樹、茶葉及花卉200多畝,昔日千溝萬壑的崩崗區,變成如今的花果園。”
記者了解到,在良好的市場化運作機制下,2012年以來,安溪累計有650個大戶、企業參與水土保持工程建設,投入社會資金2.35億元投入治理開發,高標準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.6萬畝,約為同期全縣水土流失治理面積的25.3%。